一、政策:省(市)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及院校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有何政策倾斜 (从申请时的承诺和实现时的情况,对比说明在经费使用、学科建设、教学设施、队伍建设、教师待遇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
二、组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如何组成(专家指导机构——学校、院系,分工、职能;管理服务机构——学校、院系,分工、职能)?
三、制度:有哪些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规则、规定和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任课教师资格制度、导师遴选制度、师资培训制度、论文开题与评审制度、考试制度、工作量、津贴、考核办法、奖励机制等)?
四、方案:如何制定和实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五、师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授课的教师队伍和论文指导的导师队伍分别是如何组成的?(教师来源、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科研情况、资源整合情况、师生比等)
六、教学:
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备课的教研组织是何形式?
2、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教案吗(抽查教师教案)?
3、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情况;是否安排有案例教学?课时是如何安排的?
4、各门课程依据什么教材授课?采用什么教学参考材料?教学手段都包括哪些形式?
5、采用什么方式组织学生上课?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学生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上课形式、教材的选用等方面有何看法?
6、课程如何考核?教学效果与质量如何评价?
七、论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开题、指导、答辩是如何组织的?论文质量如何保证?(在校集中撰写论文时间,导师指导方式、次数,论文标准与要求,论文评审方式等方面的做法与规定)
八、效果: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综合素质、教育科研与实践、教育行政部门与任职学校评价情况?他(她)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与建议?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认为学校办学有哪些特色?最希望得到各级领导部门哪方面的政策支持?结合具体工作,正在努力研究和积极探讨哪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未来,又有哪些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责任编辑:zgfyzychx998)